服务热线
180-5003-0233
专利名称:铜箔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
技术领域:
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切装置,更具体地说,尤其涉及一种铜箔分切装置。
背景技术:
分切机在铜箔、造纸、薄膜塑料等行业应用是很广泛的。怎样把产品分切出来并满足客户要求,特别在铜箔行业客户对产品的要求特别高,边要整齐、无毛刺、不能有铜粉等。 而现有的切刀,在分切时普遍存在下述的缺点(1)铜箔与下切刀的包角设计不合理,如包角过大,则造成摩擦接触弧长过长,铜箔与下切刀摩擦增大,铜箔经常出现摩擦痕迹,导致铜箔表面抗氧化层破坏;如包角过小或无包角,则上、下切刀之间无法有效地剪切,铜箔边缘部分出现边部不平整、锯齿状、毛刺等质量问题;( 上、下切刀的刀锋角度设计不合理, 造成切刀刀锋的过度磨损或者加工困难;导致切刀使用寿命缩短而增加生产成本,同时也影响分切铜箔的效果;(3)上切刀与下切刀的啮合程度不合理,主要是啮合的距离过大,造成切刀的摩损加剧且出现发热现象,影响切刀的使用寿命,进一步增加了生产的成本。
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,提供一种结构合理、分切效果较好的铜箔分切用分切装置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铜箔分切装置,包括机架,在机架上设有主动辊和从动辊,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机架上设有相对应的上切刀和下切刀,上切刀和下切刀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与主动辊联动,其中所述的主动辊、从动辊和下切刀配合使铜箔在下切刀上的角度为10 15°。上述的铜箔分切装置中,所述的上切刀和下切刀的刀锋角度为5 8°。上述的铜箔分切装置中,所述的上切刀与下切切的啮合距离为0. 3 1mm。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,通过合理设计主动辊、从动辊和下切刀的位置,使铜箔在下切刀上的包角角度控制在10 15°范围内,使得铜箔表面不会出现擦痕、也不会出现边缘不平整或出现锯齿状、毛刺等问题,保证铜箔质量;进一步地,将上、下切刀的刀锋角度设置在5 8°,同时调节上、下切刀的啮合距离为0. 3 1mm,大大地减少了切刀在切割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发热现象,延长了切刀的使用寿命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,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。
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;图2是本实用新型切刀刀锋的结构示意图;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;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。[0013]图中机架1、主动辊2、从动辊3、上切刀5、下切刀4、包角角度α、刀锋角度β、 啮合距离L。
具体实施方式
参阅
图1至图4所示,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箔分切装置,包括机架1,在机架1上设有主动辊2和从动辊3,在主动辊2和从动辊3之间的机架1上设有相对应的上切刀5和下切刀4,上切刀5和下切刀4的旋转是通过同步皮带和齿轮由主动辊2带动;主动辊2、从动辊3和下切刀4配合使铜箔在下切刀4上的包角角度α为10 15°,这种结构使得铜箔表面不会出现擦痕、也不会出现边缘不平整或出现锯齿状、毛刺等问题,保证铜箔质量;同时上切刀5和下切刀4的刀锋角度β为5 8°,并且上切刀5与下切切4的啮合距离L 为0. 3 1mm,这种结构大大地减少了切刀在切割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发热现象,延长了切刀的使用寿命。本实用新型使用时,铜箔在主动辊2的牵引下,由从动辊3处往上经过下切刀 4后至主动辊2处,在经过下切刀4处时,通过上切刀5、下切刀4配合完成铜箔的分切。
权利要求1.一种铜箔分切装置,包括机架(1),在机架(1)上设有主动辊( 和从动辊(3),在主动辊(2)和从动辊(3)之间的机架(1)上设有相对应的上切刀(5)和下切刀G),上切刀 (5)和下切刀(4)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与主动辊(2)联动,其特征在于,所述的主动辊O)、从动辊⑶和下切刀⑷配合使铜箔在下切刀⑷上的角度(α )为10 15°。
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分切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的上切刀(5)和下切刀的刀锋角度(β)为5 8°。
3.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箔分切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的上切刀(5)与下切切 (4)的啮合距离(L)为0. 3 1mm。
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箔分切装置,属于铜箔分切技术领域,其技术要点包括机架,在机架上设有主动辊和从动辊,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机架上设有相对应的上切刀和下切刀,上切刀和下切刀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与主动辊联动,其中所述的主动辊、从动辊和下切刀配合使铜箔在下切刀上的角度为10~15°;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、分切效果较好的铜箔分切用分切装置;用于铜箔分切。
文档编号B26D7/26GK202225248SQ201120297979
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
发明者叶成林, 廖平元, 廖跃元 申请人: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